
2022-07-09 15:54 46839506 679325 6464 20
2022-07-09 15:54
直至北影节才迟迟看上,比《爱乐之城》喜欢不止一个量级。带着1970年代特有的阴暗色调和摇摇欲坠的城市气质,艺术生命也在2小时的虚实交替、梦境重叠、意乱情迷之间,从在女人烟酒中的纵欲挥霍,变成病床前的苟延残喘。在梳理舞台剧生意经同时,与演员、妻女、投资者的告别,也在欢歌中呈现悲剧效果。
2022-07-09 15:54
载入史册的神片啊!!!主旋律电影的重大突破啊!!!歌颂了国家机器,而构成戏剧性的国家机器对立面是底层人民(保姆、民工、饭馆服务员儿等),我好像从来没在中国电影里看到这种把底层人民不留情面的描述成愚民甚或暴民的电影,很多场面导演基本是拿着拍子弟兵镇压反革命暴乱的劲头拍的
2022-07-09 15:54
《星际旅行》系列的安妮塔执笔,很俗套的剧情,前半小时的铺垫做的很足,可收尾就显得十分仓促。步调比较缓慢,对角色内心的诠释很到位,能看得出编导想做更深一层的探究,可仅仅流于表面。即便如此,结尾还是很伤感,芭芭拉.卡若拉那时候真是可人儿,对角色的诠释也不像她后来一贯的蛇蝎角色。
2022-07-09 15:55
后30分钟好难处理……希胖用了N场戏来调,但还是节奏怪怪的……这种故事进行一半已经能猜到后面抓到真凶才能解扣子,而且肯定是【突然间】:中断中间大段探寻求索的过程———不好拍。男主这个角色在解扣之后的行为不可能像肖申克的救赎那样一场大雨揪烂衣服那样狂笑,戏会崩,也会加速结束,因为一切都会平息,再也没有剧情大起伏了。希胖把这个难题解了:把男主和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女主身上,这样处理很巧,但也违背了前面造势的初衷———前面用了大量第一人称镜头去关注男主被卷入案件的体验:1到了警局、监狱这种不属于他的空间2离开妻子家人的【拉】镜头。剧情逐渐被带入妻子的变化,移情中断,造成脱节,主体偏离,一定会有观众感受的异样,这就是后30分钟的问题。
2022-07-09 15:55
”This kind of certainty comes but once in a lifetime.“最纯粹的爱不一定是你的初恋,也不一定是你丈夫,你无论如何压抑,它也不会随时间流逝,只会封锁心中。(也许等不了多久,我会推翻这句话。)
2016 © 创优影城
精彩评论20
开篇的哲学老师大谈客观事实的经验论,对于鬼魂等说法的不屑,他是极端形式的经验主义立场。之后3对情人的周末派对,揭露了影片唯一的基础:纯粹的、享乐主义的利己心。电影中人物并不关心关系的持久度,而是快感的密度。快感可以让伍迪和妻子的婚姻貌似得到救赎,也可以让哲学家痛快死去。p185文章
不论是故事情节、叙事手段、气氛营造、演员表演上都堪称一流,可谓国产恐怖片中的顶峰之作。唯一稍显不足的就是结尾太过于俗套而滥情,没有给人什么惊喜。而这部电影是张国荣的遗作这点,恐怕比情节本身更令人关注。
怎么会没标过这个呢?小时候在广东公共频道的电影介绍栏目(用45分钟时间通过放电影片段+主持人旁白介绍概括一部90分钟电影)应该看过好几遍了。关信辉这个福音导演拍起电影来真是幼稚得要死,人物不是张牙舞爪的妖怪就是出泥莲花的傻白甜,完全是用最粗糙的笔触画出来的人物,拼命堆积卡通式的胡闹桥段又学不到精髓,光一味拍童真(成人和童年相呼应的段落多得令人发指)和救赎(居然还有两段)。要是福音喜剧都难看成这种样子,他还是不拍电影对基督教传播比较有帮助。肥陈倒是挺适合这个角色的,和陌生人心灵相通的时候挤眉弄眼堪称颜艺帝了,还能附送BGM(结局《明年今日》伴着在街上奔跑的肥陈,是本片唯一值得看的段落)。芝see菇bi在戏内试图烧炭自杀,没想到四年后她真的因为思念亡母自杀未遂,这可比整个福音电影来得更有启示性得多了。
杀人三部曲的第二部,其实就是第一部《杀手悲歌》的豪华重制版,剧情一模一样,班德拉斯和海耶克的组合也是黄金搭档!第一部里的男主在这部里也客串了把,好像是拿个吉他喷火器的那个人,可惜领便当了,我还蛮喜欢他的~感觉是三部曲里最好看的一部!
香港的犯罪题材怎么老是弄一些喜剧元素和生活气息的东西进来。还算讲好了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折射了不同的人性悲剧;人物处理方式脸谱化,一人善恶两面的性格对比与组合,却也塑造成功。很有社会价值
自毁型人格及其对周围人的吸附性。尼古拉斯·罗伊格几乎是全世界最会拍情欲戏的导演之一了,而且这部电影除了情欲几乎就没有其他的内容。哈威·凯特尔在这里面演了一个调查女主角自杀始末的警察,比较遗憾的是他平淡得像一张白纸,没有跟案件相关联的背景和性格。
那些逗乐戏法没有使我发笑,影片有些误导,合格的医生就应该逗病人开心?至始至终主角就没从事医生的本职。虽然我喜欢主角那种乐于助人的品质,但作为一部电影而言真的过誉了
梁普智 甘国亮 缪骞人 林忆莲 李丽珍 吴耀汉 又一部因語言文化隔閡而導致評分過低的喜劇猛片, 難得的一部以女主為主要喜劇操控者的電影,缪骞人小姐擺脫她一身文藝范,演出超脫線的2個角色,全然不顧她香港小姐的身份,倒象最新港姐標志-怪獸標志,一只怪獸,她之後嫁給導演.甘國亮導演的劇本天花亂墜.
罪案格局越来越小不过越来越「时髦」——女性受凌辱与复仇/(小镇)司法腐败,不过在80年代一大批新型动作英雄和更加流行化的叙述手法来临之际,哈里也越发显得老态龙钟。
吉姆·谢里丹处女作,一位身残志坚天才艺术家的传记片。1.丹尼尔·戴-刘易斯凭借人戏合一的精湛表演首次加冕奥斯卡影帝,小演员休·奥康纳对身患脑性瘫痪的少年布朗的演绎也毫不逊色。2.借由中年布朗等候出席活动时护工翻阅他的自传来回溯叙事,穿插其艰难成长历程,运镜与配乐相当冷静克制,但布朗以左脚完成的一系列或平常或非凡的动作(拯救母命、成功射门、书写作画、尝试割腕、砌砖盖房、击倒对手、献花邀约)的感染力有增无减。3.影片凸显了原生家庭对残障者成长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虔信温柔又永不放弃的母亲、虽酗酒粗暴而不无爱心良善的父亲和尊重友爱的兄弟姐妹都刻画得饱满鲜活。4.两个精彩镜头:片头展现布朗以左脚艰缓放唱片的移动特写长镜,呈露出围观食客诧异尴尬目光的来回横摇长镜。5.“我常畅泳于你美丽眼眸的蓝色池水中。”(8.5/10)
微博慕名前来看军营调教片!为了证明自己是英国人而不是以色列人在敌营当场脱光看包皮,果不其然被干了个爽(不是)「还好,至少他们不能让我们怀孕」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好评!
早期很经典的一部女同电影,喜欢导演运用的倒序方式,俩演员很抢眼,片中ml的情节拍的很大胆,相对于那个时期来说。结局不错,个人倾向于有想象空间的,或悲伤结局的电影。
艺术指导王童,编剧吴念真,保证了续集的品质,罗大佑亲自上阵唱了《亚细亚的孤儿》,听到哥飚泪。叶全真你又把我惊到了。。。立刻划到女神清单。
黛比雷诺斯和大长腿的每次合作都火花满满,五十年代新诞生的一类青年歌舞片,简鲍威尔和黛比雷诺斯基本把这类型霸占了。从这个片能看出来关于两代人思想碰撞,年轻代反抗父母这方面的讨论已经开始了。有三四首歌都很好听,这在舞技不高拿手唱歌的几个明星里真是很难得了,湖边埋人,弟弟穿姐姐剩衣服,抽烟不小心点燃鞭炮都让人哈哈大笑。唯一不喜欢的就是父亲啥都不管反过来指责母亲不称职,最后他成了大好人的设计,不过这在那个年代倒也是常见。
录像带时代看的电影,评论里有一群装逼的,试问那时你能看到什么样的电影?还“如此强大的卡司拍出如此之烂的电影,可见导演水平之低到无以复加。”,我真是醉了,你用2015年的眼光看80年代的电影,你TM二逼吧!
"Cybill Shepherd is miscast in the title role. Frederic Raphael's adaptation of the Henry James story doesn't play. The period production by Peter Bogdanovich is handsome. But his direction and concept seem uncertain and fumbled. Supporting performances by Mildred Natwick, Eileen
猜猜谁先死的全明星鬼屋电影,完全是我喜欢的类型,what could go wrong? 答案是糟糕的特效和弱智的剧情。其实本片完全不需要过多的电脑特效,只需要杰弗瑞·考姆斯拿把刀一个个虐杀就可以了,结果......呵呵。剧情也不需要吊人胃口的悬念和反转,只需要几个人不要分开好好逃命就行了,结果......呵呵。白瞎了奥斯卡影帝杰弗里·拉什和巅峰颜值的法米克·詹森和艾丽·拉特。剧情上很多地方都没有解释清楚,甚至连血腥程度都远远不够,实在太让我失望了。
萧芳芳呀萧芳芳,吴耀汉呀吴耀汉,尔冬升呀尔冬升,姜大卫呀姜大卫,争女儿呀争女儿,真好玩呀真好玩,去相亲呀去相亲,离了婚呀离了婚,遇见她呀遇见她,屋檐下呀屋檐下,在一起呀在一起。
很是精巧的生活流电影,音乐用得恰到好处,作为情绪的标点,但丝毫不乱。年轻的于佩尔真是水灵鲜嫩,表演节制。以度假电影来说,处在侯麦和欧容之间,谈阶级问题很深入。此外则是过场戏神一样的非时序剪辑。不过就是稍稍三屉馒头了。
自由奔驰的灵魂,无须所谓迷途知返的终点,任其自由奔腾,洒脱不羁,没有人能阻挡向往自由无束的精神,不知所谓的逃亡与不知所谓的追捕!终点在何处?在我想要停下的地方!